自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学院学科特色相融合,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内涵与质量提升。
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学院特色发展
学院聚焦自然保护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功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云南省高校森林康养重点实验室”等,为学院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承办云南省第十六届社科学术年会暨生态文明教育:共筑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专题研讨会、“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推进产教融合,推出多元化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召开为契机,积极发挥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学院师生积极参加COP15生态文明论坛,牵头完成滇池流域首次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相关成果在CCTV、云南卫视、云南网等媒体报道。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42项、出版专著24部,获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22项,在SSCI、SCI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以“内培外引”计划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巩固师资力量提升,挖掘提升年轻教师潜力,通过系列举措开展“内培外引”计划。进一步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国际化”,支持9名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增获博士学位师资6人,博士化率达58%,有效提升师资专业素质与能力。结合学校公开招聘计划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5年来新进优秀博士8人次,其中,全职引进五层次人才2人,柔性引进2人。7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学院师资队伍总量得到充实,师资队伍力量逐渐增强,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以“强基拔尖”计划促进学生综合素养
学院本科专业评价取得突破性好成绩。地理科学由C+升为B-;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为C+(全省第2);旅游管理为C(全省第3),入选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
以比赛促提升,创新本科教育渠道。大学生互联网+比赛获省级金奖3项、铜奖5项;组织“全国地理研学大赛”获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组织“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院内积极组织“旅游文化节”等专业竞赛,提升专业技能。19地理科学本科生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质量SCI文章,多名18级、20级本科生参与发表了SCI/SSCI文章,实现本科生SCI/SSCI文章新突破。
以“服务地方”工作提升社会积极影响
依托学院特色开展社会工作,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坚持优质建言献策。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向学校发专函,感谢我院叶文教授为《深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研课题作出的贡献;撰写的《云南打造全国知名康养胜地招商专案》《关于进一步深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议》《加快高黎贡山生物安全立法的建议》《推进文创旅游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在云南省大中小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等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意见批示。
立足专业开展广泛社会服务,学院老师承担“云南省高黎贡山区域珍稀濒危物种多尾凤蝶的社区保护与实践探索”、“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认证实践”、“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调研项目”、“金平县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等规划调研类项目,拓展学校影响力,积极服务社会,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方针,建立党建引领、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长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文化核心和能力核心作用,分析学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聚焦自然保护地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学院建成省内优势明显、国内特色鲜明、国际较有声望的教学科研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