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努力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科研经费总量、基础研究水平、承担项目能力、高水平平台团队、高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实现了大幅提升,科技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学校初步构建了高质量科研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创新科技体系,充分调动了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新征程自觉肩负起科技创新使命责任,加快推进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促业务 推进科研经费新增长
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由处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坚持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水平。以专题党课的形式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和省科技政策的贯彻落实。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扛起高校科技创新的使命和责任,走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两服务两促进”发展之路作为开展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导向。
六年来,学校新增科研项目3912项,科研经费8.13亿元,实现增长7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定在全省第4-5位,人均获资助居全省前列。梁志宏教授牵头承担的“服务与重点行业的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首获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立项资助,单项财政经费2200万元。李向红教授承担的“外来恶性杂草复配缓蚀剂对铝防腐蚀的协同机理”、杨龙教授承担的“木材重组用无醛粘合剂”分别获得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杰青、优青项目立项突破。联合云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了“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共获三批151个项目2125万元资助。
健全组织机制强载体 不断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方式,与支撑学院协同发展,建立和完善基层科研组织,形成有组织地长期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创新载体,为高校创新科技体制做出了有益探索,为科技服务地方和行业奠定了基础。通过创新“特区”试点探索可复制的路径和模式,推进校级预算安排科研机构运行经费,集中配置部分机构的科研用房,争取列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提升平台设备。构建机构建设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年度评估。
新增自然科学类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人造板连续平压生产线节能高效关键技术”项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粘合剂合成与应用”项目首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1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加完成的“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单位发表国际高影响力论文1083篇,中文期刊论文4060篇,实现增长30%以上;出版学术著作348部,实现增长6%以上;获得知识产权183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9件、制订标准5项、获批新品种和良种4件,实现增长3倍以上。
牵头组建西南地区坚果、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荷花及水生植物产业3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参与建设8个创新联盟。依托省、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建设项目搭建了转移转化平台,以专利转让形式向科技服务企业、生产企业等转化科技成果15项,其中何霞红教授及团队转化的“一种三七茎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单项交易价格达20万元。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认定项目1243项,技术交易额5.9亿元。对云南62个县(市)开展了科技服务,选派700多名科技人员到全省“三区”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创业项目,实施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开科技下乡和科技进藏活动7次。竹类资源、林下经济、木质材料等团队服务地方和企业成效明显。
优化创新环境重激励 促进平台和团队效果显现
加快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制定出台学校“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社会合作专项规划,为学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方向路径。修订学术委员会规程,完成学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换届,为学校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保驾护航。制定部分纵向项目“包干制”试点实施办法、财务审批制度等,修订横向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实现预算、目标、责任包干,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激励项目实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修订科研积分计算办法,突出论文质量和学术价值、林业行业科技奖励、平台和团队争取运行贡献等导向。克服学校资金紧张困难,审核兑现了2010-2017年及2019年部分科研奖励经费。出台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专门设立学术道德与科技伦理委员会,积极推进学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新增国家级科技平台2家、省部级平台28家、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平台团队获批数量实现倍增,其中国家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西南特色林木资源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实现国家级平台和国家部委认定团队获批突破。积极参与云南省种业联合实验室人工林桉树、思茅松等核心品种研发,参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春城国家实验室创建。整合资源,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优化设置12家重点科研机构,3家特色科研机构,协调推进支持条件和运行评估体系落地。